为端稳中国饭碗夯实法治根基——解读粮食安全保障法
时间:2024-01-04 来源:中国人大网
2023年,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.2亿斤,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最是丰收重千钧。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,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
2023年12月29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》,该法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。
“这部法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,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。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庄晓泳说。
据介绍,粮食安全保障法共11章74条,包括总则、耕地保护、粮食生产、粮食储备、粮食流通、粮食加工、粮食应急、粮食节约、监督管理、法律责任、附则。
端自己的饭碗、装自己的粮食是底线。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各方责任,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、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、实施监督检查、建立监测预警体系、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、建立信用体系等制度措施。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粮食安全保障法专设耕地保护一章,规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,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,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,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,建立严格的耕地质量保护制度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等,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、质量有提升。
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的两大因素。粮食安全保障法一方面规定国家采取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明确粮食主产区、主销区、产销平衡区都应当保面积、保产量;健全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,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,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。
另一方面,落实藏粮于技战略,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,规定建设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和种子储备制度,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鼓励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,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。通过稳面积、增单产两手发力,确保粮食丰产、颗粒归仓。
粮食安全保障法还重点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,规定国家建立粮食储备体系,合理确定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、区域布局,确保数量和质量安全;推动粮食流通、加工高质量发展,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仓储、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,明确国家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业发展和结构优化,科学布局粮食加工业;规范粮食节约减损,明确政府部门、粮食生产经营者、企事业单位、学会协会及公民个人、家庭等有关主体的节约义务,在节粮、减损两端同时发力,耕好“无形良田”。(宫宜希)
编辑:李恒
发布于
发布于